在临沂市康复医院,有这样一位医生,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从“快”到“慢”,从“急”到“缓”的华丽转身,他就是临沂市康复医院康复医学三科主任王后起。自2014年加入临沂市康复医院以来,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限爱心,为无数患者点亮了康复之路。
从急诊转战成人康复,岗位变但信念不变
时间回溯到26年前,那时候的王后起还是急诊120战线上的一名“急先锋”。
在那个与时间赛跑、与死神较量的战场上,他以最快的速度、最敏捷的反应,无数次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。每一次出诊,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每一次救治,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。
本以为王后起会一直在急诊的岗位干下去。然而,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,王后起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——转战成人康复。
于是在2014年,王后起来到了临沂市康复医院成为一名成人康复医师。这里,没有了急诊室的喧嚣与急促,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宁静与从容。岗位虽然变了,但是信念没变,他开始用另一种方式诠释医者的使命,那就是用耐心和细心,帮助那些因疾病或意外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重新站起来,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。
在成人康复科,王后起的工作节奏明显慢了下来,但这份“慢”却蕴含着更深沉的力量。他耐心地倾听患者的每一个需求,细心地观察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,用专业的康复知识和技术,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方案。在他的帮助下,许多曾经绝望的患者逐渐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尊严。
康复既是身体的康复,也是心灵的重生
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临沂市康复医院的走廊上时,王后起就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。查房、接诊、指导重点病人、及时反馈……这些看似重复却重要的工作,构成了他日复一日的生活。
在别人看来,康复治疗师的工作是体力活,用的是蛮力,其实并不是。康复治疗的力度很有讲究,训练量通常由小到大,训练强度通常由弱到强,循序渐进地进行。训练看似简单实则内容丰富,手法十分灵活,必须由专业人士指导。
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打持久战,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偏瘫、截瘫患者认为自己成为家庭的拖累,对生活失去信心,开始自暴自弃,非常抗拒治疗。
“我接诊过不少这样的患者,他们虽然四肢瘫痪,但是头脑清晰,情绪很不稳定,这让我意识到,康复治疗师并不是单纯帮助患者重归社会就可以,还应该走进他们的心里,给他们加以心理疏导,这样才能更好、更快地产生治疗作用。”王后起说。
“康复不仅仅是身体的恢复,更是心灵的重生。”王后起常常这样对他的团队说。因此,在治疗过程中,他特别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,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,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郁结。
因此在康复治疗大厅,最常听到的话就是 “做得很好,再来一次”“加油,你可以的!”,这些话已经成为治疗师们的口头禅,这一句句的鼓励,都给了患者很大的自信和前进的动力。
用医学守护生命的奇迹
康复医学涉及神经、骨科等多个学科,大多数患者进来时都是躺着的,康复治疗师的愿望就是注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,尽最大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,让他们站起来走出去生活得更好。
2022年初,一位在日本旅游时遭遇车祸的女性患者,在杭州一家康复医院的治疗后效果不佳,最终转入了临沂市康复医院。当时,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,全身插满了管子,生命体征微弱。
面对这样的重症患者,王后起没有退缩。他立即组织团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,并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他几乎每天都守在患者身边,亲自指导康复师进行各项治疗。从最初的被动运动到后来的主动锻炼,从呼吸训练到吞咽功能恢复……每一步都凝聚着王后起和他的团队的心血和汗水。
经过10个月的艰苦努力,奇迹终于发生了。患者从昏迷中苏醒过来,逐渐恢复了意识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她最终实现了独立行走,基本能够生活自理。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医院和患者的家庭,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。
“这是医生、护士、康复师三方合力的结果。”王后起在谈及这一病例时感慨地说,“康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工作,它需要一个团队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。”
从事成人康复已经10年,王后起已经记不清自己治疗过多少名患者了,可是一说到他治疗过的患者都已经回归家庭与社会时,他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。“患者每天只要有进步,我就觉得我的工作是值得的!患者重回社会,我比他们还高兴!听到患者及家属的感谢,所有的疲劳都会一扫而光”。
王后起和他的团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和担当。他们相信,只要心中有爱、手中有技术、眼中有患者,就一定能够在这条康复之路上走得更远、更稳。
(来源:齐鲁晚报)